對於日本人的語言能力您有什麼看法呢?現在的日本人從國小到大學階段,最多會學習12年左右的英語,卻幾乎很少人說英語。2020年東京奧運、2025年大阪萬博迫在眉睫,為了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日本現在也擊電奔星地進行全球化發展。但在語言能力方面,日本明顯地落後鄰近亞洲各國與歐洲先進國家。當然,包含英語等學科的拿手程度因人而異,有人可能不擅長任何一科,可是也有人每學科的成績皆名列前茅。但日本的現況是連在校「擅長英語」的人,他們的英文口語程度也無法達到日常生活會話的水準。不過,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以上現象呢?
※本文由日本土生土長、接受過日本學校教育並自學英語的日本筆者,統整出英語學習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日語和英語的相似性,以及其相悖之處。
1. 日本學習英語的方式較短視近利,只注重考試
日本學校中的英語教育基本上只鍛鍊「讀」「寫」部分,而且,這些學習也僅止於為了通過「考試」,實際上練習「聽」「說」的時間少之又少。也就是說,日本的英語教育明顯地欠缺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的實踐,以及正確學習實際用法的方法。隨著年齡增長,雖然英文課時會以長篇論文為題材,但實用性高的文章卻不多。有時會突然節錄小說中的一小節,並從中出問題,只要回答正確就能確認學生的文章讀解能力與其具備的片語等知識,但這種學習的過程離「將來能靈活運用英文」的最終目標相差甚遠。
老師站在黑板前教課,學生們靜靜地在台下抄筆記。這種日本傳統的上課情境不能說是非常適合學習英語的環境。就算老師考取教師執照,通過某些語言考試,也常見到英語能力不足的日籍教師教導「英語」學科。
近年來,也有看過同學在上課期間與同學和老師以英語交談的實踐型教學方式,但即便如此,還是常有「很難開口」的狀況,或是除了語言能力外,還需要學習各式各樣的能力,如「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日本課堂上很缺乏這種學習過程。基本的教學方式以老師一個人講課,學生聽講、朗誦就結束了。換句話說,雖然學生具備豐富的文法知識與單字量,但卻眼巴巴地錯過了「從錯誤中成長學習」的機會。
2. 為了學習英語卻沒發現「真正所需技能」的日式英語教育體系
也就是說,日本人學習英語的問題在於好不容易學習了大量的相關知識,但實戰的時間卻不夠。因為沒有實際運用的地方,所以不知道如何加以活用,因此便以「在考試中得到高分/考試及格」為目標,而不是學習到真正的語言能力。此外,在日本學習英語時,能實際和外國人說話的機會不多,以英文對話、辯論與發表的機會也很少,包含英文電影鑑賞等活動,也很少接觸到除了書上以外的英文。
想學習一個新的語言,需要的不是單字與相關資訊,而是能力。就算知道正確的實行方式,但如果沒有「實際上執行之後發現做不到」的經驗,當然無法靈活運用。想進行流暢的會話,實際講出口比什麼事都重要。倒不如說習得語言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具備相關知識,就算大量背誦單字與片語也沒什麼意義。
日本的英語教學,就像是每週以文字教導「在足球比賽中,如何踢出讓守門員無法接住的完美射門踢球方式」般紙上談兵,可說是「需要實戰的事物卻以靜態方式學習」。
3. 推廣團體行動的日本教育——害怕「說錯」,失去學習機會
當然日本也有「如果不知道錯的地方就無法學習新知」的這種觀念。一種新的語言如果不開口練習就很難學會,但日本人無法靈活運用新語言的原因不是只有教學方式錯誤。而是受到教育體系之下形成的民族性影響。
日本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會教導學生「在團體中生活」「團體行動的重要性」。在這種教育過程之中,會讓孩子形成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觀念。當然是否有這種觀念也是因人而異,但以日本人一般的習慣來說,大多數人會認為小孩子應當遵守團體生活的準則。
經過這樣的過程,於「鼓起勇氣在『大家都不敢說外語的課堂中』回答問題」的情境中,比起「出錯」,不敢挑戰、害怕錯誤、不想丟臉可說是日本人的天性。
此外,日本人在說話方面,「害羞」「做事時常注意周遭的目光」是其民族性。因教育環境使然,許多日本人很害怕在課堂上或上台說話,學校教育中積極主動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也很少。
4. 日本社會使用英語頻率不高——即使離開學校也沒有機會說英語
許多日本人僅將英語當作是一個附加選項,大部份的人都不認為它是個必須具備的能力。除了關東地區的東京與横濱一帶、關西地區的大阪與京都等地因有許多訪日外國遊客與外籍工作者,所以常接觸到外國人的地區之外,應該很少人會覺得英語是必要的吧。
日本的學校教育中唯一教過的外語為英語,社會發展過程中也受到歐美地區語言及文化的影響。近幾年來,來自歐美各國的訪日旅客與日俱增,使日本人逐漸產生「因為曾經學過英語,所以想用看看/說看看」的想法。但外國人覺得很奇怪的英語標示,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卻不常發現箇中問題。如車站與路上的廣告、招牌,以及包包或服飾的設計中,都常常使用到英文,但這些英文標示有錯也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許多日本人會有「雖然不懂英語,但看起來很有型」等想法,所以就算不懂衣服或包包上頭的英文代表的意思還是會穿在身上,且不會想了解其有什麼涵義。基本上只要服飾設計有型或喜歡某品牌就會購買。
前往日本旅遊時,不妨仔細注意一下日本街頭人們身上穿著的服飾吧!應該會發現街上到處都充斥著文法奇特的英文。
與其他全球化發展的國家相比,較為特別的是日本人口的種族組成以日本人為主。最近才開始有外國移民,訪日旅客的人數也逐年增加,走在大都市街頭更是常見到外國遊客。不過,也沒有到日本人一定要說英文就無法溝通的程度,所以碰到「不得不說英語的機率」原本也不高。
5. 阻礙日本人英語成長的高牆——片假名語彙
日本文化中,除了動畫、漫畫、電視遊戲、家電用品與汽車產業等日本特有文化外,從飲食文化到IT產業都是吸收了世界各國各式各樣的想法、反芻後快速成長。舉例來說,Omelet (歐姆蛋)、Taco (墨西哥玉米餅) 衍生出Omelet Rice (歐姆蛋包飯) 與Taco Rice (塔可飯) 等單字,靈活運用海外傳遞而來的文化並加入日本獨創文化的技術與創意的模式已行之有年。日本能夠快速吸收從國外流傳進來的事物,但只有在英語方面有點特別。
從實際的例子來看,日本人多數人稱「Application」為「アプリ (Apuli)」, 其他還有「Patrol Car」叫做「パトカー (Patocaa)」、「Key chain」為「キーホルダー (Key holder)」、「Air Conditioning」 是「エアコン (Eacon)」、「Intellectual」稱做「インテリ (Inteli)」等,片假名語彙在日本已深入人心。但就是因為這樣而造成了一些問題。。
有許多人與母語為英語語系的人聊天時,因為不知道「Apuli」、「Key holder」或「Eacon」真正的說法,便誤以為直接使用日文的片假名語彙,對方就能了解自己在說什麼。像是把Ice cream簡稱為「アイス (Ice)」、全球連鎖咖啡品牌的Staubucks變成「スタバ (Staba)」、將Brad Pitt叫做「ブラピ (Burapi)」,或把Red Hot Chili Peppers稱為「レッチリ (Recchiri)」等,從以上現象看來,喜歡縮寫的這種習慣與片假名語彙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
近幾年來「Spotify」及「Apple Music」等付費串流音樂平台已顛覆音樂市場,日本人將其籠統地稱為Subscription (=訂閱) 的縮寫「サブスク (Subsc)」。而同樣也是付費串流影片平台的Netflix與Amazon Prime卻不是叫做「Subsc」,而是分別以其服務名稱稱呼。最重要的是,許多日本人根本不知道Subsc是什麼意思,或是不知道它是什麼語彙的縮寫。日本人喜歡簡稱,簡單地接受不知道從哪開始流行起的「順口」縮寫,並被大眾視為正確的語彙,這種現象可說是日本社會特別的機制之一。
但最近的英文不會使用原本日語中存在的單詞,反而常使用片假名語彙,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現象也阻礙了日本人學習英語。例如「Launch」使用的是片假名語彙「ローンチ」,原本日語中的「成立」就已經足夠傳達其語意了,但卻常看到「ローンチパーティ (=成立慶祝派對)」等以片假名標示的情況。
因為日本人常接觸這樣的片假名語彙,所以不知道「black」、「red」、「light」與「right」實際上該怎麼發音。原本發音不同的「R」跟「L」因為在日語的發音中沒有分別,所以日本人很常會將兩者發成同一個音。
6. 只有日本通用、日語中不可或缺的「和製英語」
還有另一種阻礙日本人英語能力成長的東西,那就是和製英語。描述個人充滿魅力的特色 (best feature) 在日語中叫做チャームポイント (charm point)、兩人之間的肢體接觸 (physical contact) 稱為スキンシップ (skinship)、投宿飯店等處,請櫃台早上打電話叫房客起床 (wake-up call) 叫做モーニングコール (morning call) 等,日本人利用英語單字拼湊出原本英語中沒有的新語彙,因為這樣造成原本很難學會的英語比其他的語言更難學習。
改變自己的形象與氛圍「讓外表煥然一新」在日語中叫做 「イメチェン (image change)」,這也是和製英語常見的使用方式。假設想把長髮剪短、改變形象時,即使跟對方說「I wanna image change (我想要改變造型)」 ,對方一定也無法理解。因為除了文法很奇怪之外,也無法傳替最重要的「什麼東西想要怎樣」的意思。
「テンション (tension)」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心情起伏的語彙。但英語的「tension」是代表緊張,跟日語テンション的意思完全不同。當想要傳達我現在很興奮時,如果說「I’m so high tension! 」,只會造成別人的混淆或誤解。
再者,日本的電視節目中有種介紹新聞與緋聞等大範圍 (「ワイド (wide)」)資訊的「ワイドショー (wide show)」節目,這個語彙完全是日本創造出的單字。還有像是把參與節目演出者稱為「タレント (talent)」、有錢人叫做「セレブ (celeb)」,把原本英語的意思用在完全不同的表現上,將以上這些語彙改用英語表達,也完全無法表現其日文原義。
日本人誤以為這些單字來自英語,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大眾媒體與網路也理所當然地使用這些語彙,因此和製英語對於日本人英語能力的提升造成很大的阻力。
總結
如「只注重考試、短視近利的英語學習方式」、「使用英語的機會不多」、「害怕丟臉而無法活用英語的習慣」、「片假名英語」、「和製英語」等眾多因素皆妨礙了日本人英語能力的成長。而日本社會卻沒注意到這些問題,日本的教育體系也沒有做出改變,不論過了多久的時間也沒有加以改善可說是最根本的問題。
有許多日本人「很想說英語」,但他們卻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樣才能開口說英文、學會英文,所以一直停滯不前。首先,讓自己置身於可實際使用英語的環境或許是最重要的因素。現今是個國際化的社會,日本必須變成能說出更正確的英語的國家。不論對日本人還是赴日的外國遊客來說,了解以上結構並學好英語能使自己的世界更為遼闊。只要更加積極地、刻意地學習並使用正確的英語,前方說不定有嶄新的世界在等著你喔!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